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度天然災難救一包養經驗助應急預案的告訴

作者:

分類:

requestId:6856bc8948ed97.79675422.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度天然災難救助應急預案的告訴

國辦函〔2016〕2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國民當局,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經國務院批准,現將修訂后的《國度天然災難救助應急預案》印發給你們,請當真組織實現在是五點五十,還有五分鐘下班時間。行。2011年10月16日經國務院批準、由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國度天然災難救助應急預案》同時廢除。

  國務院辦公廳

  2016年3月10日

國度天然災難救助應急預案

  1 總則

  1.1 編制目標

  1.2 編制根據

  1.3 實用范圍

  1.4 任務準繩

  2 組織批示系統

  2.1 國度減災委員會

  2.2 專家委員會

  3 災難預警呼應

  4 信息陳述和發布

  4.1 信息陳述

  4.包養價格2 包養網信息發布

  5 國度應急呼應

  5.1 Ⅰ級呼應

  5.2 Ⅱ級呼應

  5.3 Ⅲ級呼應

  5.4 Ⅳ級呼應

  5.5女大生包養俱樂部 啟動前提調劑

  5.6 呼應終止

  6 災后救助與恢復重建

  6.1 過渡期生涯救助

  6.2 冬春救助

  6.3 倒損住房恢復重建

  7 保證辦法

  7.1 資金保證

  7.2 物質保證

  7.3 通訊和信息保證

  7.4 設備和舉措措施保證

  7.5 人力資本保證

  7.6 社會發動保證

  7.7 科技保證

  7.8 宣揚和培訓

  8 附則

  8.1 術語說明

  8.2 預案練習訓練

  8.3 預案治理

  8.4 預案說明

  8.5 預案實行時光

  1 總則

  1.1 編制目標

  樹立健全應對突發嚴重天然災難救助系統和運轉機制,規范應急救助行動,進步應急救助才能,最年夜水平地削減國民群眾性命和財富喪失,確保受災職員基礎生涯,保護災區社會穩固。

  1.2 編制根據

  《中華國民共和國突發事務應對法》、《中華國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國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中華國民共和國景象法》、《天然災難救助條例》、《國度突發公同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等。

  1.3 實用范圍

  本預案實用于我國境內產生天然災難的國度應急救助任務。

  當鄰接國度產生重特年夜天然災難并對我國境內形成嚴重影響時,依照本預案展開國際應急救助包養任務。

  產生其他類型突發事務,依據需求可參照本預案展開應急救助任務。

  1.4 任務準繩

  保持以報酬本,確保受災職員基礎生涯;保持同一引導、綜合和諧、分級擔任、屬地治理為主;保持當局主導、社會合作、群眾自救,充足施展下層群眾自治組織和公益性社會組織的感包養軟體化。

  2 組織批示系統

  2.1 國度減災委員會

  國度減災委員會(以下簡稱國度減災委)為國度天然災難救助應急綜合和諧機構,擔任組織、引導全國的天然災難救助任務,和諧展開特殊嚴重和嚴重天然災難救助運動。國度減災委成員單元依照各自職責做好天然災難救助相干任務。國度減災委辦公室擔任與相干部分、處所的溝通聯絡,組織展開災情談判評價、災難救助等任務,和諧落實相干支撐辦法。

  由國務院同一組織展開的抗災救災,按有關規則履行。

  2.2 專家委員會

  國度減災委建立專家委員會,對國度減災救災任務嚴重決議計劃和主要計劃供給政策徵詢和提出,為國度嚴重天然災難的災情評價、應急救助和災后救助提出徵詢看法。

  3 災難預警呼應

  景象、水利、領土資本、陸地、林業、農業等部分實時向國度減災委辦公室包養網心得和實行救災職責的國度減災委成員單元傳遞天然災難預警預告信息,測繪地信部分依據需求實時供給地輿信息數據。國度減災委辦公室依據天然災難預警預告信息,聯合能夠受影響地域的天然前提、生齒和社會經濟狀態,對能夠呈現的災情停止預評價,當能夠要挾國民性命財富平安、影響基礎生涯、需求提早采取應對辦法時,啟動預警呼應,視情采取以下一項或多項辦法:

  (1)向能夠受影響的省(區、市)減災委或平易近政部分傳遞預警信息,提出災難救助任務請求。

  (2)加大力度應急值守,親密跟蹤災難風險變更和成長趨向,對災難能夠形成的喪失停止靜態評價,實時調劑相干辦法。

  (3)告訴有關中心救災物質儲蓄庫做好救災物質預備,緊迫情形下提早挑唆;啟動與路況運輸、鐵路、平易近航等部分和單元的應急聯念頭制,做好救災物質調運預備。

  (4)派出預警呼應任務組,實地清楚災難風險,檢討領導各項救災預備任務。

  (5)向國務院、國度減災委擔任人、國度減災委成員單元陳述預警呼應啟動情形。

  (6)向社會發布預警呼應啟動情形。

  災難風險解除或演化為災難后,國度減災委辦公室終止預警呼應。

  4 信息陳述和發布

  縣級以上處所國民當局平易近政部分依照平易近政部《天然災難情形統計軌制》和《特殊嚴重天然災難喪失統計軌制》,做好災情信息搜集、匯總、剖析、上報和部分間共享任務。

  4.1 信息陳述

  4.1.1 對突發性天然災難,縣級國民當局平易近政部分應在災難產生后2小時內將本行政區域災情和救災任務情形向本級國民當局和地市級國民當局平易近政部分陳述;地市級和省級國民當局平易近政部分在接報災情信息2小時內審核、匯總,并向本級國民當局和上一級國民當局平易近政部分陳述。

  對形成縣級行政區域內10人以上逝世亡(含失落)或衡宇大批傾圮、農田年夜面積受災等嚴重喪失的突發性天然災難,縣級國民當局平易近政部分應在災難產生后當即上報縣級國民當局、省級國民當局平易近政部分和平易近政部。省級國民當局平易近政部分接報后當即陳述省級國民當局。省級國民當局、平易近政部依照有關規則實時陳述國務院。

  4.1.2 特殊嚴重、嚴重天然災難災情穩固前,處所各級國民當局平易近政部分履行災情24小時零陳述軌制,逐級上報下級平易近政部分;災包養妹情產生嚴重變更時,平易近政部當即向國務院陳述。災情穩固后,省級國民當局平易近政部分應在10日內審核、匯總災情數據并向平易近政部陳述。

  4.1.3 對干水災害,處所各級國民當局平易近政部分應在旱情初顯、群眾生孩子和生涯遭到必定影響時,初報災情;在旱情成長經過歷程中,每10日續報一次災情,直至災情解除;災情解除后實時核報。

  4.1.4 縣級以上處所國民當局要樹立健全災情談判軌制,各級減災委或許平易近政部分要按期或不按期組織相干部分召開災情談判會,周全客不雅評價包養軟體、審定災情數據。

  包養合約4.2 信息發布

  信息發布保持腳踏實地、實時正確、公然通明的準繩。信息發布情勢包含受權發布、組織報道、接收記者采訪、舉辦消息發布會等。要自動經由過程重點消息網站或當局網站、政務weibo、政務微包養網信、政務客戶端等發布信息。

  災情穩固前,受災地域縣級以上國民當局減災委或平易近政部分應該實時向社會轉動發布天然災難形成的職員傷亡、財富喪失以及天然災難救助任務靜態、成效、下一個步驟設定等情形;災情穩固后,應該實時評價、審定并按有關規則發布天然災難喪失情形。

  關于災情審定和發布任務,法令律例還有規則的,從其規則。

  5 國度應急呼應

  依據天然災難的迫害水平等原因,國度天然災難救助應急呼應分為Ⅰ、Ⅱ、Ⅲ、Ⅳ四級。

  5.1 Ⅰ級呼應

  5.1.1 啟動前提

  某一省(區、市)行政區域內產生特殊嚴重天然災難,一次災難經過歷程呈現下列情形之一的,啟動Ⅰ級呼應:

  (1)逝世亡200人以上(含本數,下同);

  (2)緊迫轉移安頓或需緊迫生涯救助200萬人以上;

  (3)傾圮和嚴重破壞衡宇30萬間或10萬戶以上;

  (4)干水災害形成缺糧或缺水等生涯艱苦,需當局救助人數占該省(區、市)農牧業生齒30%以上或400萬人以上。

  5.1.2 啟動法式

  災難產生后,國度減災委辦公室經剖析評價,認定災情到達啟動尺度,向國度減災委提出啟動Ⅰ級呼應的提出;國度減災委決議啟動Ⅰ級呼應。

  5.1.3 呼應辦法

  國度減災委主任同一組織、引導、和諧國度層面天然災難救助任務,領導支撐受災省(區、市)天然災難救助任務。國度減災委及其成員單元視情采取以下辦法:

  (1)召建國家減災委談判會,國度減災委各成員單元、專家委員會及有關受災省(區、市)餐與加入,對領導支撐災區減災救災嚴重事項作出決議。

  (2)國度減災委擔任人率有關部分赴災區領導天然災難包養救助任務,或派收工作組赴災區領導天然災難救助任務。

  (3)國度減災委辦公室實時把握災情和救災任務靜態信息,組織災情談判,依照有關規則同一發布災情,實時發布災區需求。國度減災委有關成員單元做好災情、災區需求及救災任務靜態等信息共享,逐日向國度減災委辦公室傳遞有關情形。需要時,國度減災委專家委員會組織專家停止及時災情、災情成長趨向以及災區需求評價。

  (4)依據處所請求和有關部分對災情的審定情形,財務部、平易近政部實時下撥中心天然災難生涯補貼資金。平易近政部緊迫挑唆生涯救助物質,領導、監視下層救災應急辦包養留言板法落實和救災款物發放;路況運輸、鐵路、平易近航等部分和單元和諧領導展開救災物質、職員運輸任務。

  (5)公安部加大力度災區社會治安、消防平安和途徑路況應急治理,協助組織災區群眾緊迫轉移。部隊、武警有關部分依據國度有關部分和處所國民當局懇求,組織和諧部隊、武警、平易近兵、準備役軍隊餐與加入救災,需要時協助處所國民當局輸送、發放救災物質。

  (6)國度成長改造委、農業部、商務部、國度食糧局保證市場供給和價錢穩固。產業和信息化部組織基本電信運營企業做好應急通訊保證任務,組織和諧救災設備、防護和消殺用品、醫藥等生孩子供給任務。住房城鄉扶植部領導災后衡宇建筑和市政基本舉措措施工程的平安應急評價等任務。水利部領導災區水利工程修復、水利行業供水和鄉鎮應急供水任務。國度衛生計生委實時組織醫療衛生步隊赴災區協助展開醫療救治、衛生防病和心思支援等任務。科技部供給科技方面的綜合徵詢提出,和諧實用于災區救濟的科技結果支撐救災任務。國度測繪地信局預備災區地輿信息數據,組織災區現場記憶獲取等著,身體還在顫抖。應急測繪,展開災情監測和空間剖析,供給應急測繪保證辦事。

  (7)中心宣揚部、消息出書廣電總局等組織做好消息宣揚等任務。

  (8)平易近政部向社會發布接收救災捐贈的通知佈告,組織展開跨省(區、市)或許全國性救災捐贈運動,呼吁國際救災支援,同一接受、治理、分派國際救災捐贈款物,領導社會組織、志愿者等社會氣力介入災難救助任務。交際部協助做好救災的涉外任務。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依法展開救災捐獻運動,介入救災任務。

  (9)國度減災委辦公室組織展開災區社會意理影響評價,并依據需求實行心思安慰。

  (10)災情穩固后,依據國務院關于災難評價任務的有關安排,平易近政部、受災省(區、市)國民當局、國務院有關部分組織展開災難喪失綜合評價任務。國度減災委辦公室按有關規則同一發布天然災難喪失情形。

  (11)國度減災委其他成員單元依照職責分工,做好有關任務。

  5.2 Ⅱ級呼應

  5.2.1 啟動前提

  某一省(區、市)行政區域內產生嚴重天然災難,一次災難經過歷程呈現下列情形之一的,啟動Ⅱ級呼應:

  (1)逝世亡100人以上、200人以下(不含本數,下同);

  (2)緊迫轉移安頓或需緊迫生涯救助100萬人以上、200萬人以下;

  (3)傾圮和嚴重破壞衡宇20萬間或7萬戶以上、30萬間或10萬戶以下;

  (4)包養app干水災害形成缺糧或缺水等生涯艱苦,需當局救助人數占該省(區、市)農牧業生齒25%以上、30%以下,或300萬人以上、400萬人以下。

  5.2.2 啟動法式

  災難產生后,國度減災委辦公室經剖析評價,認定災情到達啟動尺包養網度,向國度減災委提出啟動Ⅱ級呼應的提出;國度減災委副主任(平易近政部部長)決議啟動Ⅱ級呼應,并向國度減災委主任陳述。

  5.2.3 呼應辦法

  國度減災委副主任(平易近政部部長)組織和諧國度層面天然災難救助任務,領導支撐受災省(區、市)天然災難救助任務。國度減災委及其成員單元視情采取以下辦法:

  (1)國度減災委副主任掌管召閉會商會,國度減災委成員單元、專家委員會及有關受災省(區、市)餐與加入,剖析災區情勢,研討落實對災區的救災支撐辦法。

  (2)派出由國度減災委副主任或平易近政部擔任人帶隊、有關部分餐與加入的任務組赴災區慰勞受災群眾,核對災情,領導處所展開救災任務。

  (3)國度減災委辦公室實時把握災情和救災任務靜態信息,組織災情談判,依照有關規則同一發布災情,實時發布災區需求。國度減災委有關成員單元做好災情、災區需求及救災任務靜態等信息共享,逐日向國度包養網減災委辦公室傳遞有關情形。需要時,國度減災委專家委員會組織專家停止及時災情、災情成長趨向以及災區需求評價。

  (4)依據處所請求和有關部分對災情的審定情形,財務部、平易近政部實時下撥中心天然災難生涯補貼資金。平易近政部緊迫挑唆生涯救助物質,領導、監視下層救災應急辦法落實和救災款物發放;路況運輸、鐵路、平易近航等部分和單元和諧領導展開救災物質、職員運輸任務。

  (5)國度衛生計生委依據需求,實時派出醫療衛生步隊赴災區協助展開醫療救治、衛生防病和心思支援等任務。測繪地信部分預備災區地輿信息數據,組織災區現場記憶獲取等應急測繪,展開災情監測和空間剖析,供給應急測繪保證辦事。

  (6)中心宣揚部、消包養息出書廣電總局等領導做好消息宣揚等任務。

  (7)平易近政部領導社會組織、志愿者等社會氣力介入災難救助任務。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依法展開救災捐獻運動,介入救災任務。

  (8)國度減災委辦公室組織展開災區社會意理影響評價,并依據需求實行心思安慰。

  (9)災情穩固后,受災省(區、市)國民當局組織展開災難喪失綜合評價任務,實時將評價成果報送國度減災委。國度減災委辦公室組織審定并按有關規則同一發布天然災難喪失情形。

  (10)國度減災委其他成員單元依照職責分工,做好有關任務。

  5.3 Ⅲ級呼應

  5.3.1 啟動前提

  某一省(區、市)行政區域內產生嚴重天然災難,一次災難經過歷程呈現下列情形之一的,啟動Ⅲ級呼應:

  (1)逝世亡50人以上、100人以下;

  (2)緊迫轉移安頓或需緊迫生涯救助50萬人以上、100萬人以下;

  (3)傾圮和嚴重破壞衡宇10萬間或3萬戶以上、20萬間或7萬戶以下;

  (4)干水災害形成缺糧或缺水等生涯艱苦,需當局救助人數占該省(區、市)農牧業生齒20%以上、25%以下,或200萬人以上、300萬人以下。

  5.3.2 啟動法式

  災難產生后,國度減災委辦公室經剖析評價,認定災情到達啟動尺度,向國度減災委提出啟動Ⅲ級呼應的提出;國度減災委秘書長決議啟動Ⅲ級呼應。

  5.3.3 呼應辦法

  國度減災委秘書長組織和諧國度層面天然災難救助任務,領導支撐受災省(區、市)天然災難救助任務。國度減災委及其成員單元視情采取以下辦法:

  (1)國度減災委辦公室實時組織有關部分及受災省(區、市)召閉會商會,剖析災區情勢,研討落實對災區的救災支撐辦法。

  (2)派出由平易近政部擔任人帶隊、有關部分餐與加入的結合任務組赴災區慰勞受災群眾,核對災情,協助領導處所展開救災任務。

  (3)國度減災委辦公室實時把握并依照有關規則同一發布災情和救災任務靜態信息。

  (4)依據處所請求和有關部分對災情的審定情形,財務部、平易近政部實時下撥中心天然災難生涯補貼資金。平易近政部緊迫挑唆生涯救助物質,領導、監視下層救災應急辦法落實和救災款物發放;路況運輸、鐵路、平易近航等部分和單元和諧領導展開救災物質、職員運輸任務。

  (5)國度減災委辦公室組織展開災區社會意理影響評價,并依據需求實行心思安慰。國度衛生計生委領導受災省(區、市)做好醫療救治、衛生防病和心思支援任務。

  (6)平易近政部領導社會組織、志愿者等社會氣力介入災難救助任務。

  (7)災情穩固后,國度減災委辦公室領導受災省(區、市)評價、審定天然災難喪失情形。

  (8)國度減災委其他成員單元依照職責分工,做好有關任務。

  5.4 Ⅳ級呼應

  5.4.1 啟動前提

  某一省(區、市)包養網行政區域內產生嚴重天然災難,一次災難經過歷程呈現下列情形之一的,啟動Ⅳ級呼應:

  (1)逝世亡20人以上包養網VIP、50人以下;

  (2)緊迫轉移安頓或需緊迫生涯救助10萬人以上、50萬人以下;

  (3)傾圮和嚴重破壞衡宇1萬間或3000戶以上、10萬間或3萬戶以下;

  (4)干水災害形成缺糧或缺水等生涯艱苦,需當局救助人數占該省(區、市)農牧業生齒15%以上、20%以下,或100萬人以上、200萬人以下。

  5.4.2 啟動法式

  災難產生后,國度減災委辦公室經剖析評價,認定災情到達啟動尺度,由國度減災委辦公室常務副主任決議啟動Ⅳ級呼應。

  5.4.3 呼應辦法

  國度減災包養委辦公室組織和諧國度層面天然災難救助任務,領導支撐受災省(區、市)天然災難救助任務。國度減災委及其成員單元視情采取以下辦法:

  (1)國度減災委補妝。然後,她低頭看了一眼觀眾席,就看到好幾個攝辦公室視情組織有關部分和單元召閉會商會,剖析災區情勢,研討落實對災區的救災支撐辦法。

  (2)國度減災委辦公室派收工作組赴災區慰勞受災群眾,核對災情,協助領導處所展開救災任務。

  (3)國度減災委辦公室實時把握并依照有關規則同一發布災情和救災任務靜包養網態信息。

  (4)依據處所請求和有關部分對災情的審定情形,財務部、平易近政部實時下撥中心天然災難生涯補貼資金。平易近政部緊迫挑唆生涯救助物質,領導、監視下層救災應急辦法落實和救災款物發放。

  (5)國度衛生計生委領導受災省(區、市)做好醫療救治、衛生防病和心思支援任務。

  (6)國度減災委其他成員單元依照職責分工,做好有關任務。

  5.5 啟動前提調劑

  對災難產生在敏感地域、敏感時光和救助才能特殊單薄的“老、少、邊、窮”地域等特別情形,或災難對受災省(區、市)經濟社會形成嚴重影響時,啟動國度天然災難救助應急呼應的尺度可酌情調劑。

  5.6 呼應終止

  救災應急任務停止后,由國度減災委辦公室提出提出,啟動呼應的單元決議終止呼應。

  6 災后救助與恢復重建

  6.1 過渡期生涯救助

  6.1.1 特殊嚴重、嚴重災難產生后,國度減災委辦公室組織有關部分、專家及災區平易近政部分評價災區過渡期生涯救助需求情形。

  6.1.2 財務部、平易近政部實時撥付過渡期生涯救助資金。平易近政部領導災區國民當局做好過渡期生涯救助的職員